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晖所作的《关于全县反电诈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同意这个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反电诈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不断在打、防、管、控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质效,为建设平安郎溪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当前我县反电诈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电诈形势依然严峻、联动机制不够完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等。为此,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坚持政治引领,凝聚打击治理合力。坚持党政统筹,进一步健全反电诈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不断强化综治考评,压实责任,推进打击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清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严峻复杂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部门之间工作衔接,强化沟通协调,积极构建共建共治新格局。要强化打击治理工作队伍建设,统筹各方资源,调动公安、通信、网络、金融等各方力量,以高素质人才建设高素质反诈队伍。
二、坚持防范为先,筑牢全民反诈防线。一是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把反诈知识列为普法重要内容,积极拓展宣传阵地,打造反诈主题公园,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将防骗反诈融入群众生活各个方面,切实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二是提升防范精准度。要提高对目标人群精准预警推送,尤其是要对务工人员、家庭妇女、个体经营户、无业人员等重点易受骗人群开展精准反诈宣传教育,精准制定宣传内容,及时公布最新的诈骗手法、 最鲜活的案例和最有效的防范措施,运用身边人被骗案例进行“ 面对面” 讲解,有效提升群众防范意识。三是构建群防群治新格局。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主动防范,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开通网上举报平台等方式,动员群众积极提供涉诈“ 两卡”、电诈窝点等线索,切实做到早发现、早稳控、早封堵、早打击。
三、坚持源头管控,提高打击治理效能。一是强化行业治理。银行、通信等部门要严格落实公民信息、金融账户、实名登记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两卡”的清理整顿和实时管控,从源头上降低电诈发案率。要加大对个人信息的监管和保护力度,推动建立防范个人信息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机制,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二是强化预警止付。持续深化大数据应用,打破部门之间数据壁垒,加强协作配合,提高预警反制能力。大力推广反诈 APP,充分运用预警拦截系统,对高风险人员采取电话、短信等方式及时预警,切实提升源头防控能力。三是强化属地管控。利用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力量全面精准管控,积极开展“无诈村(社区)”“ 无诈校园”等系列创建,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无诈”样板,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反诈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严打整治,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坚持全链条纵深打击,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以及上下游关联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公检法会商机制,及时研究打击治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统一执法思想,依法快侦、快诉、快判电诈案件,形成打击合力。公安机关要持续深入推进“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对电诈案件“零容忍”,不断加大治安清查力度,排查本地窝点,立足本地开展快速打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加强反电诈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预警反制、研判筛查、追踪定位、止付止损、证据采集等能力,提升打击效能和震慑威力。
以上审议意见,请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并按《郎溪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处理办法》的要求,在两个月内将办理情况予以反馈。
郎溪县人大常委会
2024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