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电商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会议同意这个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十四五”以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将电商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积极谋划发展策略,电商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效。但也存在规模体量依然偏小、品牌建设不及预期、产业配套还需加强等问题。为此,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强化规划引领、协同联动,健全完备产业体系。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更加重视电商产业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健全电商产业政策扶持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完善部门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和政策措施,倾力解决电商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使电商企业能够专注业态、专注产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真正把电商赋能、数字赋能落到实处。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充分发挥电商协会及产业协会作用,通过实现服务配套、品牌孵化、人才培养、创业就业扶植等功能,积极引导电商企业规范发展,加快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各界多方参与的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探索全产业链支持电商产业发展,积极支持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材料(纺织)、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通过电子商务拓展销售、采购渠道,优化生产供应链和服务链管理,推动电商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二、强化政策引导、要素保障,完善产业功能配套。深入研究电商产业发展政策,全力推进惠企政策“自动匹配、动态更新、精准供给”,实现各项政策电商企业应享尽享、快速兑现。依托长合区郎溪片区建设,不断完善平台设施、产业聚集和物流仓储等基础工作,以京东云仓电子商务集聚区为基础,积极谋划建设集物流储运、商品展示、电商培训、创业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创业园。结合我县已有电商产业群体,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积极引进省内外电商大企业、头部电商平台入驻郎溪,发挥其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规范管理、孵化培育等方面优势,外引内培做大做强电商龙头企业,全方位提升电商发展后劲。重点围绕培育初创电商主体、招引实用型电商人才等方向,加强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探索将急需紧缺和重点电商人才纳入全县人才引育范畴,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为电商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探索设立电商产业信贷扶持基金,引导金融机构推出符合电商类市场主体“轻资产”、高流动性的信贷产品,有效缓解电商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强化品牌建设、创新支撑,营造更优产业生态。更加注重品牌培育提升,积极建强自有品牌,探索推进以文化赋能产品创新,拓展产品功能定位和精细化包装,开发贴合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的新型产品,全力打造有区域知名度、产品高品质、绿色生态化的郎溪县域公共品牌IP,实现郎溪茶叶、黄酒、蜜枣、蓝莓、富硒稻米及“建平十六鲜”等农特产品全覆盖。更加注重诚信建设,完善品控溯源,统一产品标准,严把产品质量关、准入关,规范市场秩序,构建出“互惠共享、合作共赢”的共生电商生态系统,持续擦亮电商诚信“金字招牌”,不断提高郎溪县域公共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加注重发展好直播电商,坚持内宣外宣齐发力,用好“电商+农业”“电商+文旅”等模式,支持发展“村播”“直播+企业”“直播+店铺”“直播+品牌”等直播业态,逐步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直播生态。更加注重跨境电商发展,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加强对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尤其是一件事向一类事的协调解决,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良性互动,努力培育跨境电商成为我县外贸新的增长点。
以上审议意见,请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并按《郎溪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处理办法》要求,在两个月内将办理落实情况予以反馈。
郎溪县人大常委会
2025年5月8日